奥运计时进化的几个关键时间
1896,雅典 第一届现代奥运,使用秒表为选手定夺胜负。
1896年,浪琴为雅典奥运会担任计时所研发的计时秒表19CH,有30分钟累进盘,可分段计时,精准度达1/5。
1912,斯德哥尔摩 半自动电子计时装置和终点摄影首度被使用在赛事里,不过还是人手操作,误差值在0.2秒。
1932,洛杉矶 欧米茄成为奥运首个官方计时合作方。使用30枚经天文台认证的秒表为赛事计时,可精准至1/10秒。
1932年,欧米茄首次担任奥运会正式计时
1948,伦敦 机器开始逐步替代人力从事更精准的计时工作。而采取定点连续摄影(Slit Scan Photography)的终点摄影机(又被称为“魔眼”)被使用进来,这个摄影机由英国竞赛终点记录公司研发,可以记录1/1000秒的瞬间,精进了终点线的影像记录。而当年男子100米决赛,两名美国运动员Harrison Dillard和Barney Ewell同样以10.3秒完成比赛,就是用终点摄影机提供的图像最终判定由Harrison Dillard胜出。另外终点线也有了电子眼计时技术(Photoelectric Timing),一个会来回发出光速电流的设备,只要选手身体触碰到,就能立刻将计时器停止,用以取代过去的肉眼判定。
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上,欧米茄引入被人们称为“魔眼”的首台终点摄影机。
终点摄影机,1948年。
1960,罗马 由于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赛果出现争议,推波助澜了对肉眼判断终点时间的反思,而一个在泳池终端安装自动触摸板(Automatic Touch Pads)的革新性技术酝酿催生。
1968,墨西哥 自动触摸板正式在游泳赛事中使用,选手要自己用手去停止计时,精准度在1/100秒。新研发的终点摄影打印机(Photosprint)可以在比赛结束后1分钟内提供出一张照片,上面有运动员们跨越终点线定格的瞬间,还能精确显示每位参赛者的最后时间。
泳池终端的自动触摸板(Automatic Touch Pads),计时由运动员自己停止,对触摸板施加1.5-2.5kg的压力就足以另其立刻停止计时。
1984,洛杉矶 田径场上的抢跑违规在此次奥运中能有更明确的判定依据,因为有了“违规抢跑监测装置”,它是安装在起跑器上,当选手的准备起跑动作在起跑器施加的压力达到29千克(女运动员在27千克)以上时,设备就会开始记录他们的反应时间,一般人类最快反应时间不会超过1/10秒,因此只要短于这个数值就有抢跑的可能。
起跑器装上抢跑感应器,可测量选手反应时间,起跑后如果监测到反应时间少于1/10秒,则发出抢跑信号。
2010,温哥华冬奥会 传统的发令枪是听枪响,而声波会有传递速度的问题,因此选手各自听到鸣枪的时间,多少会受起跑排序远近的影响,这个问题在电子发令枪出现后获得解决,它在每位选手身后安装了扬声器,并且发令枪也改良成由一个闪光电子枪和一个发声盒构成,因此如今所谓鸣枪是等于同时启动所有装置(至少选手身后的扬声器会同步传声),并且开始的信号也会同步启动计时装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