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原
坚定尝试另一种自己
16岁时,田原因偶然机会而成为“跳房子”乐队的主唱。青春的压力之下,有时会拿起吉他,尝试去写点什么,于是就有了《Try to》。之后 ,为了配合专辑推广,她用20天写完第一部长篇《斑马森林》;19岁时,被听过她唱片的麦婉欣选中成为其电影《蝴蝶》主演,并拿到了2005年香港金像奖最佳新人奖。她说,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有不少巧合,一环紧扣一环,给了她很多机会。虽是偶然,却也是源于青春的勇敢尝试。
事实上,田原对18岁之前的自己评价并不高,“被动、固执、天真”。那时的她喜欢黑色,写第二本小说《双生水莽》时感觉,青春是绝望的,没有未来。在20岁生日时,她哭到不行,觉得自己从此变老,很多东西也将从生命中消失了。
在旁人认为她已幸运拥有很多光环时,田原却觉得自己离初衷越来越远,“往好了说,是好奇心旺盛,这样重复是迫使你去寻找新的东西。但你就只有一个能量,能量只有一个核心,如果你跑得太远,跑得太分散,能量很快会被消耗掉。”有一段时间,她很困惑,问自己到底要干吗?
转变是在25岁之后慢慢开始的,“小时候是比较晕的状态,被外界在牵着走。到了25岁左右,你会发现最终自己是要更主动保护自己最想做的那块事情。”当时她去一个灵修中心待了一个月,开始更主动想去掌控自己的生活,“更准确地说是清晰自己追求的本质,以前我不善于拒绝,25岁之后开始去做减法,会去拒绝一些东西,比如说不会再演很多片子,会沉淀下来,希望一年演几部真正对我有意义的片子就够了。”田原在灵修中心做了一个月的体力劳动,“每天打扫卫生,刷浴缸什么的,反而脑子轻松了。回来之后,就开始去重新定义自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