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2011年到现在,再造衣银行摸索了两年,推出超过50款独一无二的成衣设计,并参与brandnü的相信社会互助模式,捐出销售所得的10%建立公益基金。将旧衣拼接重新设计,难度不亚于制作一件全新的作品。一件再造衣服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,从捐赠的旧衣中挑选布料,根据面料、颜色分类,然后清洗、消毒、晾晒、熨烫并拆分,拼接成新的面料,经过再设计,变成全新的衣服。下岗女工是“再造衣银行”项目的制作主力军,张娜聘请这些女工来处理衣服,由“再造衣银行”销售,销售利润返还给女工们。
与很多猛吹环保、概念先行的设计作品迥异,张娜讨厌道德绑架,旧衣改造的理念从环保出发,但又拆又洗又重新缝,不见得就更环保。环保应该是根植于心的习惯,而不是某种特定的做法。张娜反对先给再造衣贴上绿色标签,再说服别人来买。“我希望他们首先喜欢我的设计,然后才是理念认同。”去城隍庙挑辅料,或是去景德镇烧扣子,从小学画,毕业从法国 MOD’ART 服装设计学院的张娜最讨厌因循守旧,她欣赏设计师Hussein Chalayan,因为他有天马行空的剪裁。她迷恋汉代美学,古拙图案里有悠久绵长的岁月沧桑。
始终怀揣用设计来联系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目标。再造衣银行不盈利也不亏损,张娜觉得挣的钱可以维持银行运营就够了。她从来没想过赚钱,只是想着多一件来历不凡的新奇之作,就多一个人知道——衣服原来可以这样穿。
(全文请见《嘉人》2013年10月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