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9年的戛纳初夏,巩俐带着她的《红高粱》第一次出现在全世界的长枪短炮前,随后的整个90年代,她带着特有的东方风情8次来到这里,6次电影入围2次电影节评委。电影作品,是当年唯一敲开戛纳大门的方式,所以她是孤独的。直到2000年,她才等来了带着“花样年华”的张曼玉、“卧虎藏龙”的章子怡,但戛纳仍然只属于电影。2011年,以一件龙袍定江山的范冰冰,将全世界的目光定格在她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、野心与美貌,从那时起,戛纳在华人眼中有了另外一种可能。
时装周可以不只用来看秀,戛纳同样可以不只因为电影。眼光毒辣的品牌自然不会轻易放过那些万众瞩目的天之娇女,即使没有电影的光环,作为背后强大的时尚推动力,一样可以将她们带到戛纳。作为历届戛纳赞助商的L’Oréal每年都会为全世界送来自己的梦幻女郎,高调的欧莱雅梦之队送来了中国的两个美人冰冰,也带来了身穿Gareth Pugh的李宇春。曾带着奥斯卡影后Marion Cotillard、Monica Bellucci优雅走过戛纳的Dior,在华人女星中选择了陈慧琳与桂纶镁,前者身着由Galliano亲自操刀的银色美人鱼装艳惊四座,后者则因为清甜纯粹的气质作为其彩妆系列的代言人。
强大的时尚推动力,为走在戛纳的女星带来的耀目光环与荣耀,丝毫不亚于电影。你看到气质雍容的巩俐带着Piaget珠宝回首微笑,身着“全球仅此一件”Gucci礼服的李冰冰顾盼停留,作为首映电影的《摩纳哥王妃》中无时无刻闪耀着Cartier的光芒,就连以仙鹤装、瓷娃娃等中国元素在戛纳白手起家的范爷,也曾规规矩矩的穿着一条毫无眼球效应的,LV为其定制的袭粉红色拖尾晚装缓缓走过。
著名时装大师老顽童Jean Paul Gaultier曾以第65届主竞赛单元评审身份来到戛纳,今年的5位女评委,从代言过LV的索菲亚-科波拉到与Chanel、Matzo Paris关系亲密的卡洛尔-布盖,无一不在延伸着时尚的触角。这就是品牌的力量,它为明星拿到了走向奢华盛宴的入场券,却也严格掌控着这场盛世的游戏规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