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.C.:当评委跟当导演,是不是有一个质的飞跃,变成了一个对别人有要求的人了。
赵薇:当导演对别人更有要求。当导演比这个评委要求高多了。

M.C.:是怎样的更高的要求?
赵薇:我选择你,你不管达不达到要求,我必须让你达到要求。现在当评委,选手们怎么达到要求,是导演组的事情,作为评委来说就是看一下,告诉选手你回去准备一下,或者你有没有进步。但是作为导演的话,你是要帮别人达到那个要求的人。

M.C.:看过一个访谈,你为了让一个演员进入一个情绪,你还扇了人家一下,这个细节让我很吃惊,就是你变成一个懂得逼人家的人。
赵薇:我这是去帮人家。因为我自己做演员的时候,有的时候欲哭无泪,或者心中缺少力量的时候,特别希望别人能够推自己一把。只有当过演员的人才知道,我多么感谢有人能帮我。但是当过演员的导演还是少,所以他们没有办法了解一个演员内心的状况。我非常明白演员的感受,因为我自己演戏碰到很多状况。我希望我各种各样的经验能够帮助到演员。我有很多年演员的经验,我知道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什么,有的时候是一个拥抱,有的时候是一个狠。

M.C.:你做导演的时候是不是很严厉?
赵薇:我很严厉,非常严厉,非常严格,非常严肃,他们都非常害怕我。

M.C.:据说有时候一场戏拍了30多个小时。
赵薇:这个很正常,一场戏拍几十个小时很正常的。

M.C.:所以你绝对不会放水,不会因为演员累了,演得那么多遍了,这个就差不多了。
赵薇:对,所有人都要拍到我满意为止,不满意就一直拍下去,你想要休息的话,你就快点。他们后来都很清楚了,想要早一点解脱就拼了吧。拍完了之后,我问所有的演员说:“我很怀念拍戏的时光,你们愿意从头再来吗?”他们说不愿意。

M.C.:那你怎么知道一个演员做到位了,或者没到位。
赵薇:我这是我的工作,我当然知道。就像你是做文字的,你对文字很敏感,你看起来发现这个文字的优点,看它的长处和缺陷在哪里,做演员的我当然也知道。

M.C.:上一条跟下一条的区别怎么判断。这其实是很微妙的一个东西。
赵薇:感觉。

M.C.:这样演员怎么知道?
赵薇:演员跟导演是同步的。他没有感觉他知道,所以导演是能发现他有没有感觉的。

M.C.:你怎么调教演员?
赵薇:每一个演员不一样,方法也不一样的。

M.C.:比如说赵又廷。
赵薇:赵又廷他不需要太多调教,他非常的有一些天分,怎么演他都能演。关键是你告诉他怎么演得更高级。对于我来说,可能因为文化差异,有时候他对剧本的理解已经很准确,但有时候我会给他一些更准确的提示。这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情节,或者看他演完你已经觉得很好了,但是我有一个更好的想法,你要试另外一个,或者不一样的表演,去尝试一下。

M.C.:那杨子姗呢?
赵薇:子姗自己本身也是有天分的演员,她就是不太擅长演这种角色,因为她不是这种类型的人。之前她拍过两个台湾的偶像剧的女二号,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喜欢对镜头卖弄青春,卖弄风情。少男少女都喜欢这样的偶像剧,偶像剧不都那么演吗?她也是偶像剧演多了。我就调整她,这不是在演偶像剧。你要把你所有的经验全部都扔掉。于是她就不知道怎么演了,然后也放不开。但她还是有天分有感觉的。在不断拍的过程中接近这个角色,越来越深刻,越来越细腻,越来越放得开。这个片子可能出来之前大家都以为是偶像剧,但是我不是要拍一个偶像剧。

M.C.:谁帮助你完成了你作为导演的这个转型呢?
赵薇:帮助我这个转型的有很多人,当然最重要的应该是我的编剧李樯,因为他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剧本。当然我也要感谢关锦鹏,因为他非常有拍摄经验,但是他不会告诉我怎么拍,但是他非常有经验。他会指导我,肯定不会让我做一些完全不靠谱的事情。有他在,我心里非常踏实,因为有一个大导演坐在旁边,你真的弄得乱七八糟的,他肯定会制止。关导也说:“我在那儿坐着,小赵有安全感。”他要是觉得不好他会跟我说,他觉得没有问题的时候就默默地支持我。


M.C.:其实你也经过像子姗这样一个转型,因为以前你也是拍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偶像剧,谁让你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演员?让你觉得自己会演戏了?
赵薇:其实某种角度从头到尾都会演戏,只是演得好不好,演得高级不高级的问题。

M.C.:对。
赵薇:因为我如果一开始就不会演戏的话,也不会有《还珠格格》了,它一下子证明了我可以做这个,而不是说我不能做这个。如果你不能做这个,就不可能把那个戏变成那样的结果,只是你做得高不高级的问题。但人随着生活、修养、阅历的增加,你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,你渐渐地认识到自己表演有很多不足,或者是不够打动或不够深刻的地方。其实这个演戏也是一个慢慢悟的过程,也不是一蹴而就的。你就算悟到了,你也要好的剧本和好的导演,把它给激发出来。有时也是很着急,觉得自己悟得挺好了,但是没有东西去试。所以要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你也做到了,也有好的剧本,也有好的导演,也有好的故事。而不是一个演员自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,没有东西证明你,就不是天下无敌。所以这个都需要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

M.C.:《京华烟云》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释放吧。
赵薇:其实《京华烟云》对我一点都不难,特别简单。那个戏对我来说一点压力也没有,简简单单的就拍完了。

M.C.:那不是挺过瘾的吗?这部戏你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。。
赵薇:也不是,只是当时大家看到我太多活跃和坚强的形象。其实我在电影里面已经演了好几个非常悲情的角色,只是电影不像电视剧,老百姓都会收看。所以在我演《京华烟云》的时候,我之前尝试过其他角色,比这个难演的我都试了,电影本身是不错的,就是不像电视一样那么普及。要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

M.C.:像演《画皮》这对你来说也是很简单的事情?
赵薇:其实我觉得我还需要碰到更强的东西,我觉得。

M.C.:你渴望一些东西。
赵薇:对,我还需要碰到更强的东西。我就是遇强则强吧。

M.C.:你当导演后,有没有一种从棋子变成棋手的感觉?
赵薇:那倒不是,恰恰相反,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棋子,我天生就不是一个棋子。

M.C.:天生就不是?
赵薇:当然了我如果是一个棋子的话就不会是今天的我了,我演不了小燕子的,我就不是棋子型的人。所以我在拍戏最红时候,琼瑶说让我去拍电视剧,我那么感激她,可我说我现在要去拍电影。电影不管好不好,我也要拍电影。然后我要去读书。读书之后呢?我想结婚了。这哪是棋子?我从小就不是的。

M.C.:你从小就自己拿主意。
赵薇:可能父母太娇惯了吧,觉得自己想做的事情,只要争取一定可以做到。因为爸妈对我太好了,我想要这个,我想做那个,只要我拼命地想办法,我爸妈永远会同意。所以这样我觉得什么事只要我想办法就会可以了。

M.C.:你说过能够拍《致青春》,是因为你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对青春的看法,那是什么?
赵薇:我确实已经经过青春了。青春的各种感受体验得非常丰富了,甚至体会到了青春过后的感觉。我觉得经过青春的人才能拍好青春。因为电影的后半段是很重要的环节,必须是经过青春的,才能这样去表达的。

M.C.:《致青春》里提过“除了爱情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”,对你而言,这些重要的东西是什么?
赵薇:如果你是个有智慧的人的话,每个事情都很重要。就像没有角色是小角色,只有小演员,没有小角色。每个事情就看你怎么面对。

M.C.:这话说的特别有道理,但又像没有回答。
赵薇:就是说什么都可以很重要。我觉得很厉害的艺术家,做出来的作品让我叹为观止,他们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材料,因为他们化腐朽为神奇,因为他们有眼睛。比如亚历山大?麦昆。我记得英国有个特别牛逼的设计师,因为特别穷,他只能去买一些破渔网和特别廉价的材料来做毕业作品。但是他还是让全校师生都震惊了。所以伟大的艺术家肯定不是依靠外在的材料的,而是依靠内心,如何化腐朽为神奇。一样的事情,在你身上就是有趣的,在别人身上就是无趣的。在无聊的人身上,有趣的事情也变得无趣了。 比如说吃路边摊。路边摊不是价值不高的东西。其实让结果有区别的不是事情,而是人和想法。事情人人都在做,但是做出来结果不同。所以高贵不高贵,成功不成功,不是做什么事情,而是什么人用什么想法做事情。”

M.C.:对你来说,奢侈品是什么?
赵薇:可以是为了做个电影有花不完的钱,有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去尝试。可后来还是自己拿钱拍了,最后还是做成了一个奢侈品。

M.C.:那不是要承受很多压力么?
赵薇:我已经够成熟了。不仅是经历过青春了,还能承受压力了。所以没什么。这个电影能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反应,‘逝去’是这里很重要的一个主题,因为“逝去”是只有“青春逝去”的人才能懂得这种感受。它票房那么高,因为它不仅只有青春的观众。它不像《小时代》,单部有3、4亿的票房。我们一部就有7亿票房。我们有些观众,有2到3亿的是青春已经过去的观众。他们对青春的理解支持着《致青春》。

M.C.:你在哪一刻感觉到自己的青春逝去了?
赵薇:我是看我自己的电影。我只要一看我的电影就觉得。我觉得我的电影拍到位了。

M.C.:这样的女生比较不容易幸福。
赵薇:也不一定。我特别理解你说的话,我理解,我不是很简单的理解,我是很深刻的理解这句话,但是也不至于是像张爱玲那样。

M.C.:那深夜里不能入眠的时候怎么办?我们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验。
赵薇:这个时候比较少。我这个时候我不会去想怎么帮助自己去睡眠。我就会选择去思考,去想一想。我要做让人思考的事情。

M.C.:能困扰你的问题,肯定不是钱,肯定不是物质。
赵薇:现在困扰我的很多问题是旁边的人。因为公司里有很多人,反正什么事都得问我。

M.C.:还是因为现在你成为一个对别人负责的人,你已经成为一个机构了。
赵薇:对啊,因为你看我这个电影,就是我自己公司制作的,所以说制作得非常好。

M.C.:幸福和才华,对女人而言哪个更重要?
赵薇:当然是幸福啊。

M.C.:可如果遇到伤害怎么办?
赵薇:伤害不可避免啊。谁会一辈子不受伤害呢。”

M.C.:怎么消化伤害呢?
赵薇:说不定将来你的孩子还伤害你啊。伤害是与生俱来的,就像我们长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样。把这些无常看作日常就好了。无常是找另外的一些东西,那些是给你加分的。无常不一定不好,无常有时候是惊喜,是没想到我可以这样。人有时候不妨随波逐流,在奔腾的浪花中做佼佼者。

“如果很认真的演戏是用了10分,那你担当评委用了几分力气?”
“也是10分。”她回答得很明确。
真实,是她身为评委的自我要求。
M.C.:你会对什么样的选手说不?
赵薇:我会对那种太有江湖气的人说不,就是太社会化的人说不。当然了如果他能力够高也没有办法。如果确实高人一等,我绝不会说不。因为选手很多,我不可能有个统一的标准。只有当他的才艺不上不下的时候,就要看这个达人表演的本质和精神怎样的。

M.C.:为什么不喜欢江湖气比较重的选手?
赵薇:你要是江湖气重的话,你重到极点也行,你就重口味也行。极重以后也有他的过人之处,那也就变达人了,但是不要那种就是低估观众和评委的智商,以为编一个难过的小故事,大家就会OK的那种。

M.C.:不喜欢卖弄的那些人。
赵薇:卖弄也没有关系,我觉得。

M.C.:主要看人品。
赵薇:对,看人品,或者看你有什么打动我的,因为你打动我的话就等于打动电视观众了。
M.C.:是。
赵薇:当我当完三天评委,有一个原来没有预设到的东西出现——很多人来报名参加这个节目,他们知道自己不是来打擂的,他们是来圆各种梦的。有的是要战胜自己的心理问题,有的说“我站在这个舞台上是为了给自己孩子一个纪念”。有的是已经冲刺了多少年的达人了,但还从来没有做到过。我觉得这个梦想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。我觉得你的梦想真的值得别人尊重,我们知道你未必会成为最终的达人,但是会让你觉得你来了这一次,我们尽量让你离梦想更近了一步。

M.C.:这种感觉像不像做一个童话中的仙子,然后给他一个愿望帮他实现。
赵薇:你说的很客气,其实是阎王的那个判官。这当然还得我们四个人共同这么觉得,大家有一个飞快的心理交流。由于我们三个人都没有做过评委,刘烨,苏有朋和我,所以我们并没有评委经验,或者对于所谓的综艺节目的经验。我觉得这样子是好的,就像我们不愿意选手太油一样,我们这些评委是不油的。

M.C.:这一次和之前的达人秀不一样了。
赵薇:我没看以前的,我觉得应该跟以前每一届都不一样。因为我们都是在做自己认可的东西,没有权衡太多。有时候我们导演组都觉得节目还不错的。

M.C.:当评委跟当导演的相似之处就是你得眼光很好地挑人。
赵薇:对。有一些相似之处,是要判断这个人,判断这个节目的质量,判断它的艺术性还是它的娱乐性,还有它的价值。判断这个节目它有没有价值。对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,还是对这个节目存在价值的判断。有的价值不是对达人而言的,有的价值是对观众的,有的价值是对人的,有的价值是对他自己的。我觉得达人秀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。当然了因为我们就把节目做得比较深了。

M.C.:“这个节目对人的价值”,怎么去理解人的价值?
赵薇:就是有的选手他根本不具备任何理由往下走,但是他需要一个舞台。就好像他明明不是上舞台了,见人都不愿意见,然后突然来到这个舞台上,是他的家人推着他来的,他就必须要做一件事情。而且他勇敢地站起来,虽然表现得不是怎么样,但是我们能真实地看到他跨出去这一步,这对他来说特别特别的艰难。所以我们就会给他机会,让他继续往下再跨一步。这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能冲击冠军的选手,但是再给他一个机会,让他再往前走,再推他一下。这样,我就是在成全他作为一个人的价值。

M.C.: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:“传递正能量。”
赵薇:某种角度是这样子。包括也有神经病上台,狂喊烂叫,嘶吼一番就走了。我们有的评委不喜欢,我觉得可以。最后他离开舞台时他也挺高兴的,他觉得这是他一生中最爽的时刻。你想,一个人发疯的时候,有这么多人看着,他觉得好开心,他是属于平时怎么都不会被别人都看一眼的人。

M.C.:在舞台上被关注了。
赵薇:所以这次很奇怪也很有趣,就属于各种可能性的展开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。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都值得被认可。我们试图去理解,围绕着人的存在价值。

M.C.:存在价值这个词似乎是挺严重的。
赵薇:不严重这个节目怎么会深刻呢?

M.C.:你特别爱惜什么样的才华?有些选手过来,肯定是有光芒的。
赵薇:之前所有看到的才华都是跟两个字挂钩的,就是“坚持”,没有谁有才华就光有才华的,所有的才华都跟坚持两个字勾连在一起。有些人做到了那些很难的、又不是运动又不是娱乐的项目。我看到他让我们所有人惊叹:哇你可以这样!我看到的是他的坚持。所以要有梦想有才华又有坚持才是达人。

